探班嘉宾:香港导演——徐小明
今天,当许多人已经记不起徐小明为何许人时,他的那部曾经风靡中国的电视剧《大侠霍元甲》却仍然名震四方。作为上世纪80年代武侠剧的开路先锋,已身为香港演艺协会副会长的徐小明日前来到北京观看《少林雄风》的演出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。徐小明说,他已经把重振中国功夫片的重任寄托于民间的后起之秀,而导致他此举的真正原因是对中国功夫片的深深忧虑:中国功夫电影后继无人!
徐小明被誉为上世纪80年代武侠剧的开路先锋。由徐小明执导的《大侠霍元甲》作为引进内地的第一部香港连续剧,1983年在中央台播放时创造了真正的奇迹,霍元甲、陈真、精武馆、迷宗拳……男女老少无不痴迷,主题曲《万里长城永不倒》更是街知巷闻倒背如流。徐小明目前是香港演艺协会的副会长,除了导演过《大侠霍元甲》,他还先后参与制作了《陈真》、《再向虎山行》、《霍东阁》等风靡全国的作品,并率领第一批到内地拍片的香港导演和演员,创作出《木棉袈裟》、《海市蜃楼》、《阮玲玉》等一系列经典作品。徐小明回忆起当年的香港功夫电影时,心中感慨无限:“80年代香港年产300部影片,大部分出口到好莱坞,而现在香港本地已经没有市场了,一年产量仅有50部而已。”
提起当年的电视剧《霍元甲》,徐小明十分谦虚,已经不愿多提当年之勇。据他分析,《霍元甲》之所以受到热捧,也是人物有血有肉的原因。“以前的香港影视剧注重的是动作,忽视故事和结构,基本不注重刻画人物本身的情感和性格,只剩下了打斗的空套子。我要求自己在《霍元甲》中注入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。”
旧版《霍元甲》的迷宗拳无影无形,当时给人很深的印象。《大侠霍元甲》播出后,全国众多少年儿童在练习自己的迷宗拳,在香港,又跟着出了《陈真》和《霍东阁》两部续集,内地出版人也借机推出了不计其数的衍生小说和新编故事。徐小明告诉记者,后来很多人都拍过《霍元甲》,但都失败了,败就败在太注重动作本身,而忽视了人物的情感和其他细节处理。
徐小明 http://people.fengsung.com/p_12081900000000014074/